時間: 2021年06月27日 19:11 | 作者:單號無憂 | 來源: 單號無憂物流網| 閱讀: 86次
【IT168信息化】
近年來,大量興起的秒殺、團購所帶來的網購業務大潮一方面再掀電子商務熱浪,一方面也促進我國物流業蓬勃發展,帶來巨大的商機。
多層因素,催生了智慧物流
2021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達到125萬億元,是“十五”末期的1.26倍,“十一五”年均增長21%,而物流業增加值每多一個百分點,將多10萬個工作崗位??梢哉f,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脈和基礎產業。2021年2月25日,金融危機之時,國務院就發布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這是惟一入選的三產行業。
然而電商網購業務的蓬勃發展,對我國物流業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然而物流行業相對的落后狀態已成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據世界銀行的估計,時下我國社會物流成本相當于GDP的17%,美國上世紀就已低于10%。而該比例每降低1個百分點,我國每年就可降低物流成本1000億元以上。市場研究公司 Yankee Group 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全球消費品和零售行業由于供應鏈效率低下而造成的損失每年約為 400 億美元,相當于其銷售額的 3.5%,只要看看堆滿空集裝箱的世界港口和跑冤枉路的集裝箱卡車就能明白這一點。
還有,低效的物流供應鏈消耗了更多的油料,騰訊,造成大量的碳排放,從而污染自然,損傷了產品競爭力。我們知道,汽車、輪船、飛機每天都在陸地、水面和天空留下碳排放的足跡,不但產生油費,而且增加了成本。為發展綠色產業,時下英國的零售商會在產品包裝上粘貼一條標簽,標明碳排放量,當產品價格都一樣時,顧客會選擇碳排放量較低的產品。專家認為,也許不久之后,歐美國家會在碳排放標準上設置門檻,如果中國產品碳排放量達不到標準,或將失去出口的資格。為此,歐美零售商、消費者將來會選擇更多來自巴西、墨西哥的產品,因為來自中國的產品運輸路線太長,會產生更多的碳排放,大為增加經營成本。
以上,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推進我國物流產業技術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此,在成本降壓、市場需求和技術革新的多層因素的推動下下,催生了智能物流(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 ILS)。智能物流,又被稱作智慧物流,源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
2021年,面對金融危機,奧巴馬提出將“智慧的地球”作為美國國家戰略,認為IT產業下一階段的任務是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并且被普遍連接,形成所謂“物聯網”,然后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
在這個整合的網絡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群,能夠對整合網絡內的人員、機器、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以大大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全面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系。
“智慧物流”風生水起,應用廣泛成效明顯
目前,不少發達國家許多大型物流企業、制造企業、零售企業的物流系統已經具備了信息化、數字化 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視化、自動化等先進技術特征,很多物流系統和網絡采用了最新的紅外、激光、無線、編碼、認址、自動識別、定位、無接觸供電、光纖、數據庫、傳感器、RFID、衛星定位等高新技術,而這種集光、機、電、信息等技術于一體的新技術在物流系統的集成應用就是物聯網技術在物流業應用的體現。
隨著全球技術的日趨進步與廣泛推廣,智能標簽、無線射頻識別(RFID)、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全球定位系統(GNSS)、地理信息系統(GIS)、智能交通系統(ITS)等亦紛紛進入國內一些企業和公用單位應用領域。我國一些大型企業現代物流系統已經具備了信息化、數字化 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視化、自動化等先進物聯網技術特征,大造智慧物流。
時下,國內有越來越多的各行各業已經開始積極探索物聯網在物流領域應用的新模式,實現智慧物流,以較大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經營管理水平。目前在物聯網技術的支持下,智慧物流主要有四大應用:一是產品的智能可追溯網絡系統;二是物流過程的可視化智能管理網絡系統;三是智能化的企業物流配送中心;四是智慧企業供應鏈。